长株潭一体化作为最早提出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之一目前建设稳步推进。三市“手拉手”准备大干一场。近日,省政府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面积1.89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484万,经济总量1.79万亿元。据悉,这是中国第四个、中部首个印发实施的都市圈发展规划。
都市圈建设,基础设施先行
根据《规划》,发挥长株潭都市圈区位优势,将坚持优化提升、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公、水、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建设,构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对外多路畅通、对内高效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着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最值得期待的是轨道交通方面,“轨道上的长株潭”呼之欲出。《规划》提出,推动呼南高铁顺畅转换连接长株潭,研究长株潭对接长三角、山东半岛的高铁新通道。研究建设长株潭连通岳阳市、衡阳市、娄底市等地的城际铁路。加强长株潭主城区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逐步建成连通长株潭主城区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科学推进长沙市地铁发展,预留长株潭轨道交通新线接入条件。研究推广中低速磁悬浮系统制式的应用,打造长株潭轨道交通特色。
同时,还将进一步提质、扩容、加密长株潭高速公路,强化高速公路对外连通能力和内部转换能力,大力推进京港澳、沪昆等高速公路拥堵路段扩容工程,规划建设长株潭都市圈环线。
物流方面,将整合一力物流园、株洲中车物流、株洲电力物流等资源,共同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整合长沙空港物流园、株洲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等资源,共同建设空港型物流枢纽;整合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株洲芦淞服饰物流中心等资源,共同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推动组建长株潭地区冷链物流战略联盟,整合长沙红星全球农批中心、株洲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园等资源,建成辐射中部地区的冷链物流大市场。
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市中心两两相距不足50公里,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株潭都市圈竞争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高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同城化取得重大进展,融城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高品质生活的标杆。
到2035年,长株潭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为富裕,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辐射力和引领力大幅提升,成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规划》提出,要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与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省市医疗、教育、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同时,提升株洲市、湘潭市发展品质,主动承接长沙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强化在都市圈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和发展支撑能力。关键词:基建、基础设施建设、国内工程新闻、规划投资
加快实施株洲市“北融、东进、拥江”空间发展战略,推进长株新城、清水塘生态科技城、航空城等新城新片区建设,加快331、田心、电厂、湾塘等片区更新改造,整体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优先扶持湘潭县、醴陵市等有实力的县市成为全国百强县。(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