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论坛
一带一路人文:司机约翰盼着中国援建大桥早日建成
见道网 2022-07-13 16:21
  • 中国政府援建南苏丹的朱尔河大桥于2021年正式开工建设
  • 朱尔河大桥对整个西加扎勒河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南苏丹的夏天,十分炎热。一辆满载生活物资的卡车,正从首都朱巴驶向该国第二大城市、西加扎勒河州首府瓦乌。坐在简陋的驾驶室里,司机约翰不停地擦着汗。渐渐地,前方的卡车多了起来,排起长龙。约翰知道,朱尔河就快到了,“河对岸就是瓦乌,每次过河都得排长队。”

瓦乌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大部分都要从包括朱巴在内的东部或南部地区运送而来,横跨朱尔河的这座老桥,是当地物资运输的必经之路。

中国给了希望

说起这座桥,约翰话语中带着无奈。“早就超出使用年限了,却得不到修缮。桥面严重损坏,凹凸不平。”为了确保安全通过,大型载重卡车每次只能一辆上桥通过,其他的要在桥头排队等待通行。“要是碰上雨季,道路泥泞难走,通行时间要几个小时。”约翰说。

好在,这样的情景很快将一去不复返了。作为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之一设施联通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援建的南苏丹朱尔河大桥项目已于2021年1月动工,大桥设计长度240米、宽14米,加上两边连接线全长1480米,预计202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桥梁下部结构已经全部施工完成,上部结构施工也全面展开。

在大桥工地上,活跃着数百名当地工人的身影。“以前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来河边看河马。”瓦乌小伙阿朗不好意思地说。阿朗曾经是一名待业青年,去年初的一天,他发现朱尔河边来了中国建筑公司,还带来了很多机械设备。当知道中国公司要在这里援建一座大桥,阿朗便天天守在项目部门口,希望能够在工地谋一份工作。

生活有了盼头

最终,阿朗如愿获得了在工地工作的机会。中国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传授阿朗焊接技能。从帮他了解钢筋型号,到对照图纸下料制作,再到绑扎和焊接技术,中国师傅一步步把阿朗培养成了一名熟练的电焊工。阿朗用挣到的工资给家里购置了家具和电器。“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我要感谢中国师傅们,也谢谢大桥项目部给了我工作的机会。”阿朗说。

作为南苏丹路桥部派驻项目现场的工程师,皮特·巴拉达目睹大桥建设从无到有、初具规模。“这是西加扎勒河州在建的最大的一座桥。建好以后,两岸人员往来就更方便了,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苏丹到乌干达的国际交通线也将更加通畅。”巴拉达说,“大桥通车后,我们可以跑运输、做买卖,大家都在盼着大桥早日建成。”关键词: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新闻、一带一路工程

一年多来,每次开车从建筑工地边驶过,约翰都会特别留心桥梁工程的进展。一根、两根、三根……看着桥桩的数量越来越多,看着大桥主体日趋完整,约翰感到越来越有盼头。(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邢文涛

评论

相关文章

展会

产品解说 广西康明斯“话”强芯

01-02

展会论坛

TCL中环环晟亮相COP16,分享沙漠光伏应用经验

12-13

展会论坛

乌兰巴托投资论坛开启交通与能源投资新纪元

12-12

展会

零碳动力 革新未来 潍柴氢内燃机正式亮相汉诺威展

09-22

展会

抢险救援装备盛会 行业力量汇聚北京--詹阳重工参展2024北京国际安全应急产业博览会

09-14

会议论坛

敦煌盛会:2024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启幕

09-13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