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国际局势的大背景下传统能源价格上涨且伴随着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现代化前进的步伐,实现能源转型和能源供给独立成为各国国家发展的重点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人类未来生存的重要性,积极发展新能源无疑是目前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办法。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新能源发展上已经是绝对的主力,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第一。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说,没有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蓬勃兴起,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国的新能源建设步伐还在加快,在未来国家能源的战略布局中,新能源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长三角、环渤海地区主要承担着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中部地区承担着核心材料研发制造的功能;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新能源发电项目的主要承载地。
中国西部地区近几年来动静很大,荒凉的戈壁滩上以前只有风沙和石子,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这是西部地区很常见的地域特征,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成了光伏能源和风电设备最好的落脚点,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中国各大能源企业的必争之地,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三一、徐工、中联重科等企业的起重设备,山推、潍柴等企业的平地机械,荒凉的戈壁滩正在转型成为中国战略性的能源基地。
河西走廊能源基地
2022年5月初,国家能源局批复《甘肃省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案》。国家能源局确定在甘肃河西走廊酒泉、嘉峪关两市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并与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步建成投用。这将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约为520亿元,同时将有效带动装备制造业及有关配套产业新增产值约500亿元。甘肃是风、光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解决这一地区的‘弃风、弃光’等新能源并网和消纳问题,建立远距离外输电通道只是政策选择方案之一。甘肃响应国家战略,发布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全力打造河西走廊新能源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进一步拓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打造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建设嘉峪关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酒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实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实现风光热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开展分布式微电网储和大电网储等发储用一体化商业应用试点示范,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和调峰能力。利用关键电池原材料优势,做大做强储能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依托武威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探索建设风光氢储一体综合能源基地。
甘肃酒泉新能源产业链
酒泉,古称肃州,是甘肃省辖地级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总面积19.2万平方千米,地域面积广阔,而瓜州县素有世界风库之称,风能资源量大质优,可利用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年风能满发可利用小时数超过3000小时以上,风能总储量达2000万千瓦,是中国风能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瓜州县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降雨量小,全年日照时数达3260小时以上,这样优越的自然条件最适合集中连片开发新能源资源,太阳能资源可开发量超过4000万千瓦以上。瓜州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培育。自2006年首家风电企业入驻以来,截至目前共有中国华能、大唐集团等28户风电开发企业入驻瓜州,建成风电场35个,安装各类型风电机组4500余台,并网容量710万千瓦,占全市风电总装机量的70%,占全省风电总装机的50%。全县已建成投运发电容量920万千瓦。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同时,特别注重电网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新疆、青海、甘肃三省电网枢纽的有利地形,集中打通电力外送通道,建成正负800千伏换流站1座,750千伏变电站2座,330千伏变电站20座,110千伏变电站11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有效解决了电力外送难题,成为国内电网建设密度最大的县份之一。2022年以来,随着酒泉风电基地二期二批项目的重启,酒湖直流调峰电源常乐电厂3、4号两台1000兆瓦级机组已全面动工建设。2023年建成后,瓜州新能源外送调峰调频能力将进一步提升。瓜州是河西走廊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其柳沟地区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重要战略通道枢纽,比邻常乐电厂、酒钢公司、玉门油田、中核404厂、东风航天城、青海油田等大型企业,区域位置十分优越。
点线成面的能源布局
甘肃省在武威、张掖、庆阳等多地建设新能源项目,涉及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总规模达到1285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26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979万千瓦、光热项目41万千瓦。项目除国家确认的855万千瓦项目外,甘肃省自行安排430万千瓦项目,涉及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等市,总投资700亿元。按开发主体划分,光伏治沙项目分别由华电集团、正泰集团、亿利集团、三峡集团、中电建集团、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公司实施。 “光热+风光电”一体化项目分别由国家能源集团、中核集团、三峡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实施。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分别由酒钢集团公司、晶科电力、中电建集团实施。陇电入鲁工程配套新能源项目分别由华能集团、山东发展投资集团实施。
集中开工建设的1285万千瓦新能源项目,不仅依托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体现生态环境效益、节能减排效益、经济效益等,而且突出了“光伏+治沙” “光热+风光电”,以及新能源就地消纳、依托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工程、自主安排发电项目等多样化特征。这批“光伏+治沙”项目建成后治理沙漠面积将达到75000亩左右,持续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
最近的一段时间,甘肃省十四五第二批风电、光伏指标已经下发至各地市,合计规模为14.5GW,其中光伏8.5GW、风电6GW,涉及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兰州、白银等13个地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均超过2GW。加上7月份酒泉下发的4GW风光指标,甘肃“十四五”第二批风光指标合计已经达到18.5GW,酒泉市“十四五”第二批风光项目建设指标,按照风电1.65GW、光伏1.35GW以及敦煌1GW专项指标划分,规模总计为4GW,光伏、风电总规模各为2GW。项目分别分布在肃州区、玉门市、金塔县、瓜州县、阿克塞县等地区。新的能源规划中酒泉依然是甘肃的能源中心,此次项目建设完成后酒泉将进一步巩固其能源中心地位。
甘肃绿电已输送至20个省区市
日前, 国家能源局明确将甘肃作为外电入浙送端省份,通过特高压输电工程,向浙江输送电力能源。这是甘肃继酒泉—湖南、陇东—山东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后的第三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预计全年送电量达400亿千瓦时以上。甘肃省能源资源种类齐全,是中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截至2021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3095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8.7%,高于全国25.5%的平均水平;实现风光电发电量446亿千瓦时,占全省总发电量的23%,高于全国12.3%的平均水平。.甘肃区位优势明显,作为西北电网中心枢纽,可能很多人都还不知道。通过18回750千伏线路与陕西、新疆、青海、宁夏4省相连,跨省区输电能力达2900万千瓦,电力外送21个省市地区,在国家能源发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国家电网西北分部党委书记王国春说,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资源禀赋好、发展空间大,区域内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超10亿千瓦,超过全国风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的48%。建设河西走廊风电基地,将使甘肃成为全国的能源大省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在未来发展中,能源产业仍然是甘肃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坚持多元发展的同时,随着风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的优先发展,甘肃能源的总规模将会大幅度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经过10—15年的努力,在风力发电的带动下,甘肃电力装机容量将力争突破6000万千瓦,届时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大省。
打造中国第一能源输出点
在未来,甘肃不仅要在河西走廊建设新能源基地,还要吸引大量的能源企业制造商将甘肃打造成全国重要的能源设备制造基地,甘肃省委书记尹弘说,政府相关部门将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主攻点,紧跟‘双碳’目标和进程,加快建设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前端一手抓本地企业培育、一手抓大型企业引进,后端一手抓电力外送、一手抓就地消纳,使新能源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引和支柱。全省要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求突破,把强传统优势产业作为基本点,积极开展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以“1+N+X”政策体系为抓手,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速转型升级步伐,研发推出更多市场前沿产品,塑造传统特色产业竞争新优势。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增长点,积极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壮大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先进制造、数据信息、储能装置、航空航天、动力电池、芯片封装、碳离子治疗等具有较大潜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更好发挥对先进制造业的全链条支撑作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真正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变。努力打造中国第一新能源基地,为国家能源转型助力。(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邢文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