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多少知名城市随着历史变迁而沉寂。然而,巴蜀大地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洗礼,见证了万千的变化,地处西南,却志在开放大局;坐拥锦绣,却就势大江奔腾。
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重庆构建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汇聚全球要素资源,牵起全球“命运纽带”……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新观念在形成、新资源在汇集、新枢纽在牵引,山城重庆正在领奏一曲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代交响。
在这里,一带一路与长江牵手
在国家大战略中,重庆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北和西南的交汇点。在著名的中国地理战略学家胡焕庸先生划定的人口地理分布线中,重庆是西部的中心,可谓中部之尾,西部之头。
9月5日上午,两江新区鱼嘴,长江北岸——5艘5000吨级货轮首尾相接,停靠在集装箱码头装卸货物;码头平台堆场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鳞萃比栉;10余台橙色场桥“步伐”稳健,“行走”于堆场之间,精确抓拿集装箱到指定地点。这里是重庆果园港,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
巨臂舞动,货船穿梭,铁轨交错,车流如潮。在这里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交汇对接,成为中国西部联通全球的“中转站”。
欧洲的汽车、奶粉等搭乘中欧班列抵达果园港,再沿长江分拨至全国各地;东南亚的服装、皮鞋等从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至重庆,再经长江转运上海,或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货要得急,就走铁路或公路;时间充裕,就走水路。”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不同的物流通道,在果园港实现“自由组合”。
如今四通八达的重庆,10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当时,深居内陆腹地的重庆,产品出口不得不“西辕东辙”,向东经沿海地区“漂洋过海”;要么通过空运,于是“豆腐等成了豆腐乳”或“豆腐运出了肉价钱”,投资者望而却步。
困则思变——重庆将思维和视野向西投射,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应运而生,将重庆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40多天缩短至15天左右。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响彻世界,重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开放步伐不断提速。如今在世界版图上,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在重庆交汇:
向东,长江黄金水道正不断优化,重庆还开通渝甬班列,货物直抵宁波舟山港,再通达世界各国;向西,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总量已超过8000列,开通线路超过30条,辐射亚欧26个国家的40多个城市;向南,重庆率先发起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向南经广西北部湾等口岸通达世界各地,目的地已覆盖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04个港口;向北,“渝满俄”班列北上穿越西伯利亚,直达莫斯科,目前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开行频次正不断加密。
如今,果园港一派欣欣向荣,成为推动重庆这座超级大城市加快开放的大平台,成为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发展的主门户,成为改变广袤西部地区物流格局的新窗口。
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四通八达。重庆与世界的距离迅速拉近,从开放“末梢”一跃成为开放前沿。
向这里,全球要素资源加速汇聚
重庆两江新区,三一集团西南地区首个工厂。机器人往来穿梭,一台台工程机械生产完成。
为何选择重庆?。“因为重庆既是一带一路重点地区,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三一集团西南公司总经理李兵直言。
在三一集团的规划中,落户重庆既能向西拓展中亚、欧洲市场,又能向南开发东南亚、南亚市场,还能依托长江兼顾国内市场。开放的重庆,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汇聚于此,汽车、电子、新兴贸易等产业拔节而生。
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通道,吸引了数百家全球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陆续落户,助推重庆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重庆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的对外开放高地,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着带动作用。
从水运看,重庆在航道、港口、船舶方面均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陆路上看,重庆是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枢纽之一,横贯东西,汇通南北,四通八达。从空路上看,重庆是西部地区主要航空枢纽之一,货邮吞吐量和航空旅客吞吐量均在全国位居前列。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8个月,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560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其中,对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别进出口1747.5亿元、1498.9亿元,同比增长14.7%和9.1%,新市场的拓展已初具成效。
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拥有中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还拥有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亦形成了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重庆还是中国的现代服务业重要基地,是中国工业互联网顶级公共标识解析节点的五个总部之一、中国主要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之一。同时,重庆还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这些都为重庆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未来在完成集群式的产业转移之后,广大中部将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级,重庆作为中部之尾西部之头,既是西南制造业中心以及综合经济中心,又是中部辐射西部的前沿。新的重庆模式,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其基础即是重庆借中尾西头的辐射能力。
从这里,牵起全球命运纽带
6月下旬,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一列满载奥迪轿车的中欧班列顺利抵达。这是中欧班列开行的首趟奥迪进口保税整车专列。进口整车以往多走海运,这次为何选择陆路?
“因为机遇。”奥迪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海运抵达中国西部往往两个多月,西部市场潜力远未释放,中欧班列有利于欧洲汽车品牌开拓新市场。
早在2014年,重庆就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明确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出台,为重庆市重新布局与整合原有国际物流通道带来了新的契机。重庆全力推进物流枢纽、平台建设、沿线产业合作,加快形成“四向”联通、“四式”联运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
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相互直接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在“引进来”方面,重庆自贸试验区立足制度创新,推动投资体制改革,努力提升自贸试验区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目前,重庆市外商投资市场主体超过6700户,落户重庆世界500强企业达296家。重庆两江新区已经与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建立国际合作产业园,搭建多功能的开放型功能平台,开放平台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开放,既是重庆的选择,也是世界的新机遇。在重庆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俄罗斯蜂蜜、马来西亚燕窝、肯尼亚手工艺品等40多个国家的数万种商品在此汇集。“以前物流不畅,很多商品进不来。”俄罗斯馆负责人刘晓敏说,如今海参、蜂蜜等对时效敏感的商品,可选择中欧班列;时效要求不高的商品,可选择成本更低的江海联运。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重庆发挥优势,牵起“命运纽带”。海运、空运受阻,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疫情期间保持常态化运行,将防疫物资源源不断送往世界各地。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全国发往欧洲的国际邮件一度大量积压。重庆与中国邮政、海关总署合作,率先为疏运积压国际邮件开辟出一条新通道。2020年4月3日,全国首列国际邮包专列在重庆发车,并在疫情期间持续运行。
“中欧班列帮我们克服了违约风险,2020年公司共通过中欧班列发运1000个集装箱,同比上涨200%。”华硕电脑西南区品牌总监路宏说,受全球居家办公、在线学习需求影响,疫情期间华硕电脑出货量爆发式增长,但空运、海运受阻,中欧班列解了燃眉之急。
在合作抗疫和推动经济合作方面,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都展示出了它的标杆作用,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看这里,川渝携手补链强链
宜宾三江新区,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机器人往来穿梭,工人们紧张忙碌。一台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包装完毕后,3小时内就能出现在重庆、成都多家整车厂的生产线上。
“我们的合作伙伴中,既有重庆的长安、中车恒通,也有成都的沃尔沃、四川客车等,落户成渝中间地带的宜宾,能更好地兼顾两大市场。”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杨伟平说。
这是川渝产业协同发展重点项目之一。此前,川渝产业聚合不足,存在产业同质竞争、企业创新能力偏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等问题。
两年来,川渝协同补链强链,携手构建高效分工、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12月14日,川渝审议通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提出,计划到2025年,川渝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这意味着川渝将携手把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这是继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后,川渝两地共同打造的第三个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
不仅川渝两地企业围绕装备制造领域开展合作,两地政府部门同样有动作——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渝北空港园区已经同德阳经开区对接6次。空港园区开发投资运营公司总经理况斌介绍,前不久双方刚敲定了合作项目,将依托空港园区一家企业建立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为德阳的东方电机、国机重装等重型装备企业服务。
“川渝共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在产业链融合,形成两地互为配套是关键。”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装备工业处负责人表示,川渝已经形成在装备制造细分领域各擅胜场的产业体系,两地装备制造产业关联程度高、互补性强,具备了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成渝地区已成为中国向西、向南开放的窗口。唱好成渝“双城记”,将有力助推中国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今天的重庆,正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带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这个中国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将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点,同时也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新的机遇。(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