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备受瞩目的CHEC2024第四届世纪氢能与燃料电池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盛会由新能智库、氢能100人论坛以及氢能观察共同主办,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与参与。大会由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院长、中国氢能100人论坛理事长王进先生亲自主持,世纪新能源网总编、氢能 100 人论坛秘书长张松先生则为大会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幕词。
电氢耦合协调,促进新质生产力氢能产业赛道的发展
德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天府永兴实验室及天府新能源研究院的院长,在大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提出,新能源电力的输送与利用应构建以电网为主导,氢能作为辅助的电氢协同体系,确保绿色能源的安全供应与消费。他进一步介绍了LOHC有机液态储氢技术,该技术能有效实现氢能的安全稳定储存。同时,他还分享了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系统,该系统发电效率达到53%,理论上的能源转换效率更可高达75%~80%。他强调,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通过新技术的研发有望实现化石能源的低碳甚至零碳替代。
绿氢行业水电解制氢装备与技术分析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薛贺来就绿氢装备及其制备技术进行了深入演讲。他指出,当前全球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并详细介绍了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政策。在制氢设备方面,他强调了高效率、大功率、低成本以及长寿命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绿氢系统的发展趋势,即实现模块化、组合式以及自适应的多台套联动。在技术层面,他重点介绍了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的组成形式、碱性隔膜以及气液分离技术等关键领域,并提供了设备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为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机遇与挑战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氢能研发中心系统开发部副部长张超认为,构建电氢社会、实现氢电融合以及天然气掺氢,是应对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电网建设进展缓慢、天然气消费量过大等核心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绿电成本的持续下降和氢储能的巨大潜力逐渐显现,可再生能源制氢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离网制氢这一艰巨挑战。
绿电转化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主任杜逸云强调,绿电转化并非孤立产业,它需能源与化工两大行业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的进步。绿电转化的核心领域在于氢能转化产业与氢能产业,其发展遵循四大基本逻辑:储能逻辑、碳税逻辑、提质逻辑以及能源安全逻辑。在技术转化层面,国电投以电力为基础,积极推动氢业务的发展,并专注于构建能源线与产品线两大核心路径。为此,国电投特设绿电转化产业分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科技研发、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设计以及EPC等全过程工程服务,展现出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
天然气掺氢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的问题
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崔崇指出,借助天然气管道,我们可以实现氢气长距离、大规模且低成本的输送与消纳。目前,中国已有15个省市在氢能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开展天然气掺氢技术的布局。然而,天然气掺氢输送过程中存在的氢损伤和加速失效问题,以及在应用示范方面面临的政策、安全、经济性和商业模式等挑战,均不容忽视。为此,他建议尽快制定并出台行业标准,以解决绿氢企业的经济收益率问题,并推动碳税和碳交易体系的建立,从而进一步促进氢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氢能产业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壮大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目前,氢能产业已经步入了示范应用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转型对于氢能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氢能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氢能上下游各产业之间的紧密协同与深度合作。通过共同研发、技术共享、市场互通等方式,才能推动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进而加速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张丽媛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