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成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的关键节点,全国多地政府正全力推动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在这一浪潮中,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成为各地投资的重点。据北极星统计数据显示,仅4月份,内蒙古、山东、云南、山西、甘肃等8个地区就公布了约28.07GW(吉瓦)的新能源项目指标,涵盖风电、光伏及光热领域。
其中,光伏项目尤为抢眼,规模达到了约23GW,风电项目紧随其后,近4.862GW,光热项目则达到200MW(兆瓦)。山东和云南两省发布的项目指标规模最大,风光规模均超过10GW。山西、甘肃天水市以及内蒙古也分别获得了可观的风光项目指标。
从项目类型来看,除了传统的大型风电、光伏项目外,源网荷储和分布式项目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总计占到了总规模的13%。目前,已有近17.438GW的项目公布了开发/中标企业,涵盖了光伏、风电及光热等多个领域。
在参与企业方面,共有93家企业获得了风光项目的建设指标。其中,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华能集团等大型央企位列前茅,分别获得了1.9696GW、1.606GW和近1.3GW的项目规模。此外,镇江京和投资合伙企业等民营企业也获得了GW级别的项目规模。
在光伏项目领域,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华能集团等央企继续发挥领军作用,斩获了大规模的项目指标。同时,通威、明阳智能、晶科、信义光伏等民营光伏企业也表现出色,获得了丰富的项目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许多地区已经将配置储能作为获取光伏项目的前提条件。这一举措旨在通过同步配置储能设施,解决光伏发电的不稳定问题,提高电网的消纳能力。在上述风光项目中,有5个地区明确提出了储能配置要求,大部分项目的储能配置规模不低于项目规模的15%,连续时长不小于4小时。
在项目建设进度方面,多地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开工、并网时限要求及超时处罚机制。例如,甘肃天水市要求新能源项目在2024年8月30日前开工建设,并在2025年8月30日前全容量并网。未按时完成的项目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云南政府则计划建立项目“日监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关键词:基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投资
这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各地政府对新能源项目的重视和支持,也预示着未来新能源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许生鹏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