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水利部发布消息,超过85%的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已开工实施,并在京津冀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在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世伟表示,2023年国家增发的1万亿元人民币国债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灾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水利部门积极响应,全力推进项目进程。目前,超过85%的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且整体进展顺利。
在京津冀地区,水利项目的进展尤为迅速。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了88%、100%和98%。其中,水毁水利工程修复项目成为重点,旨在确保主汛期前高标准完成防洪任务。河北洺河娄里、邢台青山等上游大型水库也在加快建设步伐。
此外,一批骨干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滹沱河等河流的治理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北京小清河、天津东淀、贾口洼、河北文安洼、永定河泛区、献县泛区等蓄滞洪区也已开工建设,为防洪排涝提供了有力保障。
水利部表示,将充分利用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继续加快推动防洪排涝抗灾重大工程建设。目前,东淀、文安洼、永定河泛区等8处国家蓄滞洪区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以防洪为主的中小型水库建设、山洪沟防洪治理以及灾后水利工程设施恢复重建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这一系列的举措和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水利建设领域的决心和实力,也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