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西部沙海绿动!内蒙古光伏治沙走出“绿富共兴”新模式
见道网 2024-08-01 11:49
  • 在广袤无垠的西部沙海之中,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光伏治沙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内蒙古这片曾经风沙肆虐的土地,正逐步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启了绿色转型的新篇章
阅读本文需要
9 分钟

在辽阔无垠的内蒙古大地上,一幅以光伏为核心、生态与经济和谐共生的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这不仅是内蒙古能源大基地建设的壮丽史诗,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

回溯往昔,老一辈治沙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绿色未来的无限憧憬,深入浩瀚沙海,用汗水与智慧书写了治沙造林的传奇篇章。从“三北”防护林的绿色屏障,到京津风沙源治理的显著成果,内蒙古人民不仅守护了家园的安宁,更为国家生态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而今,内蒙古再次站在时代的前列,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未来——建设世界级能源大基地。在这片曾经风沙肆虐的土地上,光伏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光伏板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转化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地区乃至国家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内蒙古能源大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光伏产业的简单集聚,更是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在这里,光伏板不仅是电能的来源,更是生态治理的利器。它们以整齐的阵列覆盖了昔日的荒漠,有效抑制了沙化进程,为植被的恢复提供了可能。在光伏板的庇护下,农作物与花卉竞相绽放,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良性循环,让沙漠真正变成了绿洲,书写了从“沙进人退”到“光伏治沙,绿满天涯”的历史性转变。

光伏治沙显奇效,内蒙古开启绿色转型

内蒙古,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锋,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光伏治沙绿色发展新路径。2023年“6•6”座谈会的余音绕梁,内蒙古已用行动书写了辉煌篇章,全年防沙治沙面积震撼突破1494万亩,昔日沙海渐显退意,绿洲新生,生机盎然。

步入2024年,内蒙古再攀高峰,将光伏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确立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绿色发展之路再次跨越新的里程碑。在这里,生态修复与产业繁荣并蒂花开,共同绘制出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图景,让“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新时代焕发出绿富同兴的璀璨光芒。

“林光牧光”模式的创新实践,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捕捉光能的使者,更是沙漠变绿洲的魔术师。在光伏板的庇护下,一片片生态绿洲悄然兴起,为沙漠披上了生命的绿装。同时,这一模式还巧妙地将光伏产业与畜牧业相结合,光伏板既发电又遮阳保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多元共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这内蒙古是对传统治沙模式的革命性突破,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实践。内蒙古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绿色发展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绿富共兴真实践,西部沙海的光伏奇迹

库布其沙漠,横跨400公里的浩瀚之地,正悄然绽放绿色生机。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以卓越智慧,匠心打造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实现了光伏发电与生态修复的和谐共生。项目并网后,不仅产出年均41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还能减少约123万吨煤炭消耗,年降低碳排放约319万吨;板下,精心改良的沙地焕发新生,成为种植与养殖的沃土,构建起“光伏+”的立体化产业生态。每年将有效治理沙漠10万亩,拦截约200万吨黄沙入黄河,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上游及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

库布其光伏,作为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立体生态光伏治沙典范,其创新性建设不仅重塑了广袤沙海的面貌,更开创了“光伏+”绿色发展的新纪元。将昔日的不毛之地转变为生机勃勃的希望之地,将环境治理的难题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昔日治沙的艰辛历程已华丽蜕变,如今矗立于沙漠之中的,是一道现代科技铸就的绿色“光伏长城”。这条长达400公里的壮丽景观,不仅是新能源技术的辉煌展示,更是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完美融合。

在这片广袤的沙漠里,光伏板如卫士般排列,构建起一座多功能的新能源基地。它们不仅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还巧妙地利用地桩固定沙丘,有效阻止了沙漠的蔓延,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了防沙治沙的目的。同时,光伏板下的空间被充分利用,种植着黄芪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为巧妙的是,灌溉这些作物的水源,竟是经过处理的矿区污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位于黄河“几字弯”岸边的达拉特旗,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绽放光彩。这座绿色“光伏长城”,宛如一片璀璨的蓝色海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仅为大地披上了能源的外衣,更成为了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新典范。

鄂托克前旗的毛乌素沙地,则见证了另一场绿色革命。国电电力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在这片曾受沙化侵蚀的土地上,构建起一座座“光伏海洋”。该项目不仅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更通过“板下种植、农光互促、牧光共生、工业旅游融合”等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光伏+生态”的和谐共生之路,让昔日的荒芜之地绽放出生态与经济效益并存的璀璨光芒。这些实践,不仅是对自然的修复,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与贡献。

生态与经济双赢,光伏治沙助“三北”

三北地区日益严峻的沙漠化挑战,这一广袤区域正经历着生态退化的严峻考验,土地沙化不仅严重威胁着自然环境的平衡,还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光伏治沙”这一创新模式犹如一缕希望之光,以其独特的双重效益,成为了破解三北地区沙漠化难题的一把璀璨金钥匙。

“光伏+治沙”的创新实践,是对传统治沙思路的一次深刻变革与升华。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融合,更是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生动体现。在这一模式下,光伏发电站被巧妙地布置于广袤的沙海之上,一排排光伏板如同银色的盔甲,不仅高效捕捉着太阳能,转化为清洁、可再生的电力资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更在无形中为沙漠化土地披上了一层绿色的防护衣。

光伏板在发挥发电功能的同时,还巧妙地起到了挡风、固沙的作用。它们减少了风沙流动,为下方的沙土提供了稳定的遮蔽环境,使得植被得以在原本难以生存的环境中生根发芽,逐渐恢复生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光伏板下的土地开始绿意盎然,各类耐旱植物茁壮成长,形成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洲,为三北大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

更为重要的是,“光伏治沙”模式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光伏产业的引入,不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集光伏发电、生态修复、农业种植、旅游观光等多位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蔓延,还为“三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典范。

“光伏+治沙”不仅是破解“三北”地区沙漠化难题的金钥匙,更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推广与完善,三北大地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绿色光芒,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

绿色发展绝非空谈,它正通过前沿的科技创新与创新的发展模式,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内蒙古光伏治沙的成就,不仅为“三北”乃至全国的沙漠化治理树立了标杆,更以其实践成果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在建设能源大基地的征途中,内蒙古持续深化光伏治沙的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技术、优化模式,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一方面,通过光伏板的大规模铺设,有效固定沙土、防风固沙,促进植被恢复,为荒漠化土地披上绿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空间资源,发展农业种植、畜牧业等多元化产业,形成“光伏+农业”、“光伏+牧业”等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内蒙古还将积极探索“光伏+”的更多可能性,构建更加稳定、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程丽婷

评论

相关文章

光伏

四川省德昌县洽谈2GW+5GW光伏组件项目,加速能源转型步伐

10-16

光伏

中电携手巴斯夫与远景能源签订绿色电力采购协议

10-14

光伏

喜报!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光热项目再+1!

10-10

光伏

甘肃省长庆油田500MW新能源基地项目启动建设

10-10

光伏

沙特3GW光伏项目启动招标

10-10

光伏

通威与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巨头ACWA POWER签约1.175GW光伏组件大单

09-29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