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加速扩能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见道网 2025-04-01 12:02
  • 2025年,中欧班列“东通道”迎来新一轮扩能升级,进一步巩固我国向北开放的物流通道优势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

中欧班列“东通道”加速扩能 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2025年,中欧班列“东通道”迎来新一轮扩能升级,进一步巩固我国向北开放的物流通道优势。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陆路运输纽带,东通道通过基础设施升级、运力扩容和智能化改造,持续提升国际物流效率,助力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黑龙江省佳木斯至同江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于2025年3月按期复工,标志着东通道同江口岸后方通道进入“建设季”。该工程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牵头,改造线路全长258.25公里,西起佳木斯站,终至中俄边境的同江北站,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改造完成后,将新增7座会让车站,补强车站客货运设施,并扩大同江北站的集装箱作业区和换装能力。线路列车通过能力预计提升3倍,口岸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外贸运输效率也将显著提高。  

此外,2024年启动的滨洲铁路博克图至西岭口段落坡改造、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改造等工程,将进一步优化满洲里、绥芬河、同江三大口岸的班列通行条件,形成多枢纽联动格局,为东通道注入新动能。  

2025年,随着同江口岸扩能工程的推进,东通道的运输效率与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例如,同江铁路口岸通过能力提升后,将有效缓解满洲里和绥芬河口岸的通行压力,形成“三口岸协同”的高效运输网络。  

东通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智能化升级。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口岸已全面应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实现“无纸化通关”,单趟班列的通关时间压缩至30分钟以内,显著提升物流效率。同时,铁路部门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如动态调整装车计划、增开直达班列等措施,推动班列开行密度和时效性持续提升。以西安国际港站为例,2025年日均开行中欧班列超14列,单日最高开行量达26列,创历史新高。  

随着东通道扩能工程的陆续完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同江口岸的集装箱年处理能力将突破百万标箱,成为我国对俄及东北亚地区贸易的核心节点。叠加新疆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双口岸累计突破9万列的中欧班列通行量,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东西双翼正加速联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强劲动力。  

中欧班列“东通道”的持续扩能,既是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缩影,也是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见证。通过基础设施升级、数字化创新与多枢纽协同,东通道正加速构筑向北开放的新高地,为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罗宁

评论

相关文章

中欧班列

200辆中国制造汽车专列从重庆出发至迪拜

2天前

中欧班列

西安开行破千列,高附加值货物占比创新高

03-25

中欧班列

2787辆国产新能源车从宁波港启航巴西

03-25

中欧班列

中国企业助力伊拉克港口疏浚项目

03-24

中欧班列

亚蓉欧大通道(成都—明斯克)大洋物流精品专线首发

02-19

中欧班列

阳逻港成中欧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助力湖北融入双循环

02-14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