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特朗普盛赞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承载着美国制造业复兴希望的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项目,如今已沦为一片烂尾的荒芜之地。与此同时,特朗普大力推行的“关税梦”,也在各方压力与现实困境下宣告破灭。这两大事件,犹如两面镜子,映照出美国在经济政策与产业规划上的诸多问题。
富士康项目:从希望之巅到烂尾深渊
数年前,富士康宣布将斥资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设一家高端面板厂。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时任总统特朗普的热情,他毫不吝啬地将该项目吹嘘为美国制造业重振的标志性事件,仿佛美国制造业的辉煌即将就此重铸。在特朗普的描绘中,这座工厂将是一座产业灯塔,吸引着全球目光,为美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强势复苏。
然而,现实却给了这个美好的愿景沉重一击。多年过去,当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这片土地时,看到的只是一片未完工的建筑废墟。工厂的建设进度远远滞后,基本的基础设施都未能完成建设。曾经承诺的大量就业岗位,也仅仅实现了一小部分。美国白宫也不得不承认,富士康放弃了在该州生产高端面板的计划,尽管当地为了这个项目推平了100所房屋和农场,投入超过5亿美元纳税人资金来准备场地,但所有的这些投入都打了水漂,未能换来预期的成果。
特朗普“关税梦”:一厢情愿的政策幻影
在推行制造业复兴计划的同时,特朗普还怀揣着一个“关税梦”。他试图通过大规模加征关税,改变美国的贸易格局,减少贸易逆差,推动制造业回流。特朗普政府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对来自中国、欧盟、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涉及钢铁、铝、汽车、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3月,又下令对木材进口进行新一轮关税调查,可能对进口木材征收更多关税。此外,美方还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特朗普声称,这些关税政策将让美国在贸易中占据优势,让美国企业重新获得竞争力。
但事与愿违,这些关税政策并未如特朗普所期望的那样发挥作用。从美国国内来看,关税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美国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许多依赖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不得不面临成本剧增的困境,这使得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例如,美国的汽车制造业,由于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高额关税,汽车生产成本上升,一些汽车制造商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这又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汽车销量受到影响。
在国际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紧张局势。各国纷纷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出口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欧盟委员会宣布,从4月开始对价值260亿欧元(约合2051亿元人民币)的美国产品征收反制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对全部进口的钢铁和铝加征25%关税。这使得美国的出口企业遭受重创,农产品、汽车等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
此外,美国资本市场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投出了反对票。关税战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各国反制举措冲击美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和供应链稳定。美股出现下挫,抹去美国大选以来的全部涨幅。标普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新政府的无序贸易政策和改革措施增加了本可以基本避免的衰退风险。
面对各方压力,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当地时间4月11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这一举措被外界视为特朗普对华关税“放软”“松动”的首个信号。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特朗普的“关税梦”在现实面前已经难以为继。
无论是被寄予厚望的富士康项目烂尾,还是“关税梦”的破碎,都深刻揭示了美国在经济政策制定和产业规划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美国若想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制造业的复兴,需要更加务实和理性的政策,而不是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与错误的政策方向之中。(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尹世乾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