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徐学渊在巴拿马埃雷拉省奇特雷市巴拿马大学阿苏埃罗分校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合作对拉美意味着什么》的演讲,全文如下:
很高兴来到巴拿马大学AZUERO分校,讨论一带一路这个话题。这让我回忆起大学时代,自己在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时,总是惴惴不安。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够使大家有所收获。
共建一带一路的想法源于中国古代。在公元100多年,汉代的张骞出使西域远及伊朗,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通过促进贸易和人员往来,极大改变了中国同邻国长期处于冲突的状态。15世纪初,明朝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东非红海,带去丝绸瓷器,带回珠宝药材。这两次远行,都是和平合作之旅,改善和加强了中国同有关国家关系。
受此启迪,为更好地融通中国梦和世界梦,实现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主席于10多年前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10多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3000多个务实项目得以开展,拉动近1万亿美元投资,为共建国家创造至少50多万个就业机会。202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约3万亿美元。
中国同拉美相距遥远,但一带一路合作也取得喜人成就。拉美有23个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承担工程承包等方式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累计实施200余项基建项目,承建了几千公里道路、铁路、轻轨,100多个学校、医院、体育场馆,近百个桥梁、隧道,数十个机场、港口,30多个电站电厂等电力设施,为当地提供近百万个就业岗位。
阿根廷的萨尔塔和胡胡伊省有南美最大的光伏电站,由中国提供优惠贷款并建设。这个项目不仅为36万个家庭用电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秘鲁的钱凯港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由中秘合建,使得从南美出口至亚洲的产品海运时间缩短10天。钱凯港的建成不仅助力秘鲁现代化发展,也有力促进南美地区的互联互通。
贸易投资方面,中国已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巴西、智利、秘鲁等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截至2024年,中拉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0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近40倍;中国在拉美直接投资存量已突破6000亿美元,2024年投资额首次超过美国。
人文交流方面,中国和拉美国家文明互学互鉴兴趣日益浓厚,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太平洋两岸都深受欢迎。学中文成为拉美青年的爱好,许多中国游客万里跋涉来到亚马逊雨林、马丘比丘观光。
一带一路合作也在巴拿马开花结果。简单举几个例子:2016年,中巴贸易额为63.8亿美元,2024年达128.4亿美元,实现翻番;2016年,中国对巴直接投资存量为2.69亿美元,2023年底达14亿美元,是2016年的5倍。中国为巴提供大量无偿援助,包括为巴拿马城至大卫市的铁路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在疫情期间提供紧急抗疫物资、移动医疗车等;中方为8800多名巴各界人士提供培训,涵盖行政管理、商务、农业、卫生、科技等广泛领域。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共建一带一路充分体现了中拉关系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特征。在此助推下,太平洋两岸的中国和拉美不再遥远,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命运与共关系日益紧密。一些西方国家批评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完全是造谣,反映了“自己不做也不让别人做”的霸权心态。
当前,世界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全球化遭遇强大逆流,国际贸易体系处于崩溃边缘。同中国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互利共赢抵御极端利己,必然成为拉美地区应对挑战的重要选择。中方愿同拉美国家一道,排除障碍,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开拓一带一路合作更加广阔的前景。
最后,我用巴拿马大学校歌中的歌词同大家共勉,“我们唱着赞歌,带着希望的火炬、光明和科学,前进,前进!”(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