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立体交通展新姿——甘肃省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赋能共建一带一路综述
见道网 2025-04-25 16:35
  • 公路:构筑陇原发展硬支撑
  • 铁路:激发丝路经济新活力
阅读本文需要
11 分钟

公路:构筑陇原发展硬支撑

甘肃坐中联六,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共建一带一路以来,甘肃实施了一大批公路建设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项目,加速构建内畅外联的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换挡升级,夯实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进位于陇南市康县境内的S44康县至略阳高速公路甘肃段项目建设现场,广大施工人员抢抓春季黄金施工期,全面加快路面、绿化、交安、机电等工程的收尾工作,全力推动这条总投资82.49亿元、全长41.83公里的高速公路项目在年内建成通车

“康略高速建成后,我省将新增一条由康县通往陕西汉中方向的高速通道,使陇南高速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优化。”甘肃省公交建集团康略高速项目公司负责人杨延平介绍。

在400公里外的临夏,连接兰州、临夏两地多个县市区的G1816兰永临高速公路也在加快建设当中。

兰永临高速公路全长131.86公里,总投资238.67亿元,是临夏州历史上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兰永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缩短临夏与兰州的时空距离,减轻兰海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压力,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强化施工组织,让这条高速公路早建成、早见效。”中铁十五局兰永临8标项目负责人李贝贝表示。就在本月15日,中铁十五局承建的春台三号隧道顺利贯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康略和兰永临高速公路是甘肃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通道、大枢纽建设的真实写照。

从建成甘陕界的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到通车甘蒙界的金昌至阿拉善右旗高速公路;从运营连接甘宁的彭大高速公路,到打通甘青界的敦煌至当金山口高速公路……共建一带一路以来,甘肃与周边地区联系越来越紧密。

仅2021年以来,甘肃就实现了G69银百、G75兰海、G85银昆、G3011柳格等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的全面贯通。同时,全线建成运营S11泾华高速、S50陇循高速双城至达里加段、G244线打扮梁至庆城段等省际高速通道。

从陇南重山峻岭到河西戈壁大漠,从陇东黄土台塬到甘南辽阔草原,一条条通衢大道穿山越岭、跨河连城,公路网络愈织愈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甘肃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5.93万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37.4公里。其中,高速及一级公路约8248公里,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82个通了高速公路,通达比例达95%。

不断完善的公路网络让甘肃的“通道优势”加快向“通道经济”转化。如今,遍布全省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变身“陇货驿站”,成为甘肃优质特色农产品的重要展示窗口。

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天水的花牛苹果、大樱桃被快速运往全国各地,陇南橄榄油实现12小时直达重庆果园港,临夏鲜切玫瑰发往成都的物流时效提升40%,酒泉产风电设备能够轻松直达新疆客户。

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正在陇原大地梯次展开。2024年5月,省政府印发《甘肃省“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实施方案》,宣布启动建设“河西北部高速公路新通道、甘肃中南高速公路新通道、甘肃中东高速公路新通道”。

“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总规模约4550公里,估算总投资约5460亿元,覆盖全省12市49县区,辐射人口约1600万。全部建成后,甘肃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125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网骨架基本成形,基本实现“省会环通、县县贯通、部分县域互通、三大廊道双通”的高速路网格局,推动甘肃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的实施,为甘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强劲动力。

铁路:激发丝路经济新活力

两千多年前,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的驼队穿越河西走廊踏出声声驼铃,开辟了中原与西域的贸易通道。进入新时代,甘肃紧抓“最大机遇”,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支持下,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全力推进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2014年12月,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宣告建成投运。兰新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甘肃境内建成运营的首条铁路,它的建成,为陇原铁路建设按下了“加速键”。

2017年7月9日,宝兰高铁开通运营,西部铁路全面融入全国高铁网。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开辟了一条从西北到西南出海口距离最短、最便捷的铁路大通道。

2018年9月20日,敦煌铁路建成通车,“丝路明珠”敦煌迎来动车组。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高铁开通运营,陕甘宁革命老区进入高铁时代。

2022年12月29日,银兰高铁全线贯通,甘肃宁夏两省区省会之间实现高铁连接。

2024年6月29日,兰张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段正式通车运营,结束了武威、天祝、永登等地不通高铁的历史。

如今,甘肃铁路营业里程已经超过5000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612公里、增长13.7%。其中,高铁达到1638公里。

一个个铁路项目建成,进一步强化了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枢纽地位。省会兰州成为10条铁路干线交会的西部铁路枢纽,兰州北编组站跻身全国十大编组站,东连西安、西通乌鲁木齐、南接西宁、北往银川的铁路运输新格局已然成形。

铁路网络的蓬勃发展,为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铺就“快车道”。在兰州,依托多式联运物流园、铁路口岸、整车口岸等多个功能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在省内率先开辟了中欧、中亚、南亚、中吉乌、西部陆海新通道、陇海大通道六个方向国际贸易通道,货运班列已经通达20个国家30多个城市。

在武威,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先后开通中欧、中亚、中俄、跨“两海”、跨境海铁联运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货运班列,开辟国际货运班列线路11条,目的地覆盖中亚五国和德国、英国、格鲁吉亚、新西兰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累计发运班列233列,货运总值33.12亿元,货运总量37.58万吨。

在酒泉,2025年3月30日,连接兰新铁路、柳敦铁路,全长3.26公里的甘肃金维弘源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运营,形成年装运400万吨煤炭的运输能力。

一列列国内、国际货运班列,拉近陇原与全国各地,乃至整个世界的距离,打破了甘肃曾经因群山阻隔所形成的“物流成本高、出海路径长”的发展瓶颈。如今,在兰州国际陆港,每月有4班JSQ商品车班列常态化发往中亚,每节车厢可装载10辆汽车,运输时效比传统集装箱班列缩短3天。搭乘冷链专列,酒泉洋葱能够快速运往马来西亚海外仓,走向东南亚市场。

与此同时,一条条钢铁巨龙还在陇原大地进一步延伸。

2020年11月,新建天水至陇南铁路破土动工,陇东南地区交通联系进一步加强;2021年12月兰合铁路全线施工,甘南、临夏即将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大步跨入高铁时代;2022年10月西成铁路甘肃段开始建设,将与兰合铁路互联互通,形成甘肃又一南向大通道;2024年1月,平凉至庆阳铁路全面开工,助力陇东地区经济腾飞;2024年12月,兰张高铁武威至张掖段启动实施,河西走廊第二高铁通道进入倒计时……

甘肃正以铁路建设为引领,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陇原大地上的钢铁动脉,将持续发挥强大的带动作用,牵引着甘肃经济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续写丝路古道新的辉煌篇章。

民航:擘画空中开放新蓝图

历时4年多、近165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2025年3月16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宣告建成投运。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总投资达334.38亿元、占地1.7万余亩,是甘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航机场工程。这一工程以2030年为设计目标年,按照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0万架次的体量进行规划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两条跑道,建成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27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攀升。2015年至2017年的3年间,实现从600万人次到1200万人次的跨越,跻身“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2019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跨过1500万大关。2024年,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1700万人次,远超设计规模。

从T1到T2,再到如今的T3,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的建成投运,使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将极大地满足现在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民航运输需求,成为西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展示甘肃文化、连接世界的“丝路新枢纽”。

建设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甘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持续强化民航基础设施,努力架起通往世界“空中走廊”的有力注脚。

自2013年以来,甘肃省民航业紧抓机遇,强化省会机场区域枢纽作用,积极构建支线机场差异化发展格局,先后启动实施了兰州、敦煌、嘉峪关、张掖、庆阳、陇南、金昌、夏河等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展开天水机场迁建(或提升改造)和新建平凉、临夏、武威等机场的前期工作。甘肃民航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前行,为加快构建连通国际、通达全国、覆盖全省的“空中走廊”,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2024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运输生产实现历史最好成绩。兰州机场、嘉峪关酒泉机场、庆阳机场旅客吞吐量均创历史最高。

以市场为导向,省民航机场集团提出“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的总体发展思路,积极构建“骨干网、通道网、干支网、大众网”四大网络,加大南向、西向国际地区航线拓展力度。

今年以来,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对35条“经兰进疆”航线进行了加密,打造了兰州至北上广等8条日均超过10班的快线集群,以及14条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准快线”,兰州至杭州、深圳等航线的日均航班数达到5班以上,构建起“干支通、全网联”的立体交通体系。目前国内通航城市突破110个,国际及地区航线稳定运营7条。

同时,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积极发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枢纽作用,开通日均6班的“兰敦、兰嘉快线”,陆续推出兰州至金昌至嘉峪关、兰州至嘉峪关至敦煌、兰州至张掖至敦煌等省内串飞航线,实现省内1小时航空圈高效连接。

今年一季度,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运输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达3.5万架次、461.61万人次、2.41万吨,同比增长5.21%、5.74%、0.58%,顺利实现“开门红”,枢纽集散功能显著增强。

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给甘肃民航物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2013年12月兰州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国籍飞机开放,到2016年12月首航兰州至迪拜国际货运包机,再到2023年甘肃首架洲际货运航班从兰州中川机场国际航空口岸飞往莫斯科……甘肃民航持续深化对外合作,助推甘肃省外贸提质增速,甘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加深。(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孙凤娟

评论

相关文章

交通

苍山村大桥下部结构施工圆满完成 广绵高速扩容工程建设再迎新节点

9小时前

交通

成达万高铁无砟轨道施工 为 "八纵八横" 再添重笔

11小时前

交通

中柬铁路项目提速,柬埔寨 “双阶段规划” 重塑交通格局

1天前

交通

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1天前

交通

680亿元城际铁路项目获批

2天前

交通

山东交通投资575亿元改造扩建济南机场

2天前

收藏
评论
分享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