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西部广袤无垠的荒漠之上,一片全球最大的 “光伏海” 正以每秒超 2000 千瓦时的发电速度刷新纪录。这令人震撼的场景,不过是我国 “十四五” 清洁能源大基地规划的冰山一角,却生动展现出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政策驱动,产业升级
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国家接连推出风光大基地建设、整县推进分布式试点、智能光伏创新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光伏产业实现 “破茧成蝶” 的关键升级。自 2013 年起,中国光伏装机规模始终稳居全球首位,新增总装机容量更是一骑绝尘。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光伏总装机规模成功突破 8 亿千瓦大关,达到 8.86 亿千瓦,在全球光伏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光伏产业已进入 “平价上网 2.0” 时代,绿电交易市场不断扩大,光储融合模式也日益成熟。然而,消纳瓶颈、供应链波动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促使行业朝着柔性制造、智能运维等更深入的领域探索,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法规的陆续出台,标志着我国光伏产业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与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塑的重要转变。
但清洁能源基地由于自身新能源占比高、电力电子装备应用多,且占地面积大、位置偏远等特点,给并网和运维带来诸多挑战。同时,储能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也使得储能安全问题愈发突出,亟待解决。
创新实践,攻克难题
4 月 22 日,由央视网与能源央国企联合打造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装甲山河,碳路中国》在央视网开播。这部纪录片聚焦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实践,展现了能源央国企与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技术合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的探索过程。
在西藏山南 5100 米以上的高海拔弱电网环境,在山东东营潮湿且盐雾结晶严重的深海区域,在库布其沙漠风沙大、温差达 60 摄氏度(零下 20 摄氏度至 40 摄氏度)的恶劣条件下,以及在黑龙江大庆油田的极寒之地,华为逆变器都经受住了高海拔、高寒、高湿热及海洋等极端环境的严峻考验,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在新疆三塘湖,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应用先进的构网型储能系统。该系统不仅能主动维持电压和频率稳定,还能灵活实现并网与离网运行,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今,当地新能源电力在电网中的占比从 40% 大幅提升至 60%。
在四川省甘孜州,国投集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与华为数字能源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借助华为数字能源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打造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电站维护方面,占地 1600 万平方米、拥有 200 多万块光伏组件的电站,仅靠人力难以完成维检工作。与华为数字能源合作后,工作人员通过华为智能 IV 诊断与无人机 AI 图像识别技术联动,大大提高了定位组件及故障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此外,双方首创的智能运维驾驶舱系统,使故障设备定位时间缩短了 30% 以上。雅砻江公司还利用华为数字能源积累的数百种技术指标,构建了电站发电效率评估系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找到影响发电量的关键问题,从而提升发电效率。在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支持下,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全流程效率显著提升。
在湖北中广核储能电站,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使电站充放电量增长了 15%,系统效能大幅优化。同时,凭借华为数字能源在大数据与模型算法方面的优势,工作人员能够精准采集并识别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曲线波动,实现电池热失控的早期预警,极大增强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通过运用构网型储能技术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从全流程保障储能安全,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升级光伏系统运营管理,切实解决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储能安全、光伏电站运维难度这三大行业关键问题。从长远来看,推动了能源电力系统从 “被动适应” 向 “主动进化” 转变,为项目投资提供保障,降低运维难度,保障运维人员人身安全。
探索实践,引领未来
凭借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技术、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等核心技术,我国扎实推进光伏产业创新与能源变革。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华为数字能源已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 16081 亿千瓦时,节约用电 962 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8.1 亿吨,相当于种植 11 亿棵树,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当光伏产业告别 “规模扩张” 的粗放发展模式,走向 “智能安全” 的创新发展道路,新型电力系统的全新解决方案正在能源版图上描绘出清晰的发展路径。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的共同作用下,一个清洁、智能、韧性的能源未来正加速到来。这或许就是中国光伏在 “双碳”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 不是跟随式创新,而是定义式突破,引领全球光伏产业迈向新高度。(此文出自见道官网www.seetao.com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必究,转载请注明见道网+原文链接)见道网战略栏目编辑/尹世乾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