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总会涌现出一批不平凡的人,用心做事,踏实做人总能赢得人生的掌声。2020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公规院崔冰,一航局管延安、陈兆海,二航局马文兵,天航局毕仲燕,四航院冯颖慧,中交海投夏风等7名中交集团职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接受表彰。为深入弘扬劳模精神,在集团范围内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我们特推出全国劳模事迹专题,不断激发中交广大职工劳动创造热情,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初见陈兆海,他性格腼腆,个头不高,身体微胖,面庞黝黑,手上满是老茧。陈兆海大部分时间都与测量仪器为伴,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人,在测绘之路上坚守25年,不断刷新着行业测量记录,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称号。
陈兆海毕业于天津航务技工学校测量专业,1995年进入一航局三公司工作。他回忆说:“那时每天上班都坐在办公室里,真坐不住,就想着到施工现场去搞测量工作,那样才有意思。”怀着这样的想法,陈兆海开启了他的测绘人生。
每当提起自己刚工作时的师父,陈兆海总是激动不已。那时,由于测量仪器全站仪比较金贵,陈兆海没机会上手,他的主要工作是给师父打下手,做好记录。每次看到全英文的操作界面,陈兆海都会问自己,“我能行吗?”在这种又激动又忐忑的心情下,他认真记录着师父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并且暗暗地熟记于心,随时准备着有机会上手操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天,现场施工员急着要一组测量数据,偏巧师父休假了,在大伙的期盼和催促下,陈兆海扛起全站仪就奔向现场。“那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测量,当时真的很紧张,就怕出错,反复测量计算了几次才把数据报上去。”陈兆海说。师父回来后,对陈兆海的表现不但没有批评,还连连赞叹。因为在当时,只有当学徒三四年时间才有资格使用全站仪,要上手一段时间后才能掌握使用技巧,而陈兆海刚参加工作半年就已经掌握了要领,所缺的仅仅是实战经验。正是因为这次表现突出,陈兆海获得了单独使用仪器的资格。陈兆海笑着说:“在测量道路上,我的信心和坚持都是师父给的,这仪器一扛就是25年。”
25年来,从中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到中国首座航母船坞——大船重工香炉礁新建船坞工程,从中国最长船坞——中远大连造船项目1号船坞工程,到中国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再到目前在建的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背后,都能见到陈兆海的身影。
在陈兆海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铭记着几组数字,每组数字都代表着他完成的挑战。
第一个刻骨铭心的数字是20。
2004年,陈兆海带领测量团队承担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基床抛石检验的重任,检验要求标高精度控制在20厘米内。“这看似很短距离,却暗藏着极大的挑战。”陈兆海回忆说。
当时海域水深30米,每秒流速1米,海况十分恶劣,全站仪这些高端仪器根本无法适用这种水深流急的外海施工,既要满足水下抛石精度,又要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不可能”。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陈兆海想到了传统的“打水砣”的方法。其实就是用标有刻度的绳子拴着一块铁坨在沉入海底时测定水底点至水面的高度,但受水流、水深及尺身型变等因素影响,测深读数必须在水砣触及海底的2到3秒时间内完成,最佳读数时间不足1秒,这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
陈兆海决定迎接挑战,30多斤的“铁疙瘩”,每天要往海里扔成百上千次,一连几个月,几乎把所有工闲时间都用来练习眼力和反应速度上,硬是把一整套快速读数方法练成了条件反射。300多米长的码头,一年的校验时长,陈兆海创下了靠人工测量方法,将沉箱水下基床标高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的奇迹。
另一个让陈兆海难以忘怀的高度数字是120。
2013年,陈兆海参建了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工程。在主桥施工中,为保证大桥“两塔三跨”受力均衡,悬索安装精度要求极高,陈兆海每次组织测量放样都要带头爬上120米高的索塔顶部进行作业。由于施工海域离岸超出1公里,就算风平浪静,高耸的索塔也是摆动不停,赶上季风天气,站在塔顶更是战战兢兢。
在大桥施工的300多个日夜里,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烈日当头,陈兆海总是第一个冲到塔顶,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成了索塔上随叫随到的“蜘蛛侠”。他还在百米高空布设下无数点线,保证了所有悬索安装均一次性完成,为国内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如今,陈兆海正参与建设中国严寒海域首条沉管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综合应用水下摄像、远程传输、三维成像等技术,对海上沉管安装测量工艺进行“革命性”创新,使沉管水下安装技术迈上崭新台阶,推动中国测量技术向着世界一流迈进。(转载请注明见道网 www.seetao.com )见道网工程栏目编辑/彭雪
评论
写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