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项目顺利获得巴基斯坦国家公路局颁发的交工证书,项目正式移交业主。
2020年7月28日,由中国路桥承建的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全线通车。项目全长118.14公里,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旗舰工程,也是巴基斯坦公路网南北通道的主骨架。项目的建成通车,将推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巴经贸合作。同时,对加强巴基斯坦与邻国及中亚等国家的贸易联系,改善巴基斯坦的投资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见证两代筑路人的奋斗史
在群山环绕的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吉尔吉特有一座中国烈士陵园,阿里·艾哈迈德,这位普通的巴基斯坦老人自1978年起便自愿在这里守护陵墓,陪伴这些英灵度过了40多个年头。2015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伊斯兰堡会见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团体代表,并向他们颁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表彰他们为推动中巴友好所作的贡献。艾哈迈德便是这一奖项的获得者之一,而他守护的,正是中国路桥最早进入巴基斯坦的建设者。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决定援助巴基斯坦建设巴北部地区唯一的对外经济生命线——喀喇昆仑公路,并由中国路桥前身交通部援外办公室承建。公路北起我国西部的千年古城喀什,穿越喀喇昆仑、喜马拉雅、兴都库什三大山脉和帕米尔高原,经过中巴边境口岸红其拉甫山口,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绵延1224公里,修筑难度极大,是名副其实的“天路”。
1966年到1978年期间,先后有22000余名中国筑路先辈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灾害频发的崇山峻岭中,依靠肩扛手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喀喇昆仑精神”,打通了这条连接中巴两国的交通要道。在十余年的修筑过程中,中巴双方共有700余名建设者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有88名中国建设者永远留在了异乡的土地上。“中巴友谊公路是中国和巴基斯坦筑路人流血流汗筑成的。”中国前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说。
喀喇昆仑公路的建成通车,不仅使巴基斯坦北部走出了世世代代“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而且这条道路也成为了中巴友谊的牢固纽带、中巴合作的象征。
2016年9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规划的早期收获项目,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这不仅是喀喇昆仑公路向南继续延伸的高等级、高规格的综合大型项目,更是再次紧密联系中巴两国,升华兄弟情谊的新纽带。
中国标准、中国技术“走出去”
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设计施工,成功解决了现场诸多技术难题,将巴基斯坦公路质量提升到了新高度,是中国标准和技术国际化推广的成功案例。
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所在地位于巴基斯坦敏感区域,属于极高风险地区。出于安全考虑,设计测量过程中,巴基斯坦军方对现场作业时间做出了严格限制。加上当地地形极其复杂,两个山头间往往需要绕行大半天才能抵达,严重降低了测量效率。
“设计过程中,前期测量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当时采用传统人工测量方式,不但不能满足正常设计及施工进度要求,而且测量人员也面临着较大风险,必须找到新的办法。”项目测量工程师苟红兵说。经过多方研究,项目总经理部请求使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项目沿线进行地形数据采集,并最终获得巴基斯坦军方的同意。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中国应用非常成熟,但是在巴基斯坦,这还是第一次使用,效果非常好,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后的地图非常精准,提高了测量效率。”苟红兵说。
除了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建设,如何节约投资成本,也是项目总经理部要考虑的问题。“为了帮助巴基斯坦节约项目成本,我们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设计时就提供优化解决方案。”项目总工程师王慧说。通过对路面结构形式进行优化、合并间距较小的互通式立交、将新建公路调整为对既有公路的改造升级等,一系列的优化不仅节约了巴基斯坦的投资成本,还促成了项目的快速落地施工,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项目的成功实施,推动了中国规范“走出去”。项目设计负责人郭瑞平介绍,桥涵水文是巴方专家审查的重点,“但由于巴方缺乏对中国规范的认识,他们起初采用国际规范进行核算,造成了中外规范适用性的分歧。”
如何解决分歧,成为当时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分歧,项目团队一方面为巴方提供每座桥梁详细的水文计算过程,召开研讨会解释、答疑;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巴方审查组进行验算,最终结果证明两种计算方式都达到同样的效果。“通过长期沟通、讨论、计算分析,中国规范最终获得了巴方专家的肯定。”郭瑞平自豪地说。
“喀喇昆仑精神”熠熠生辉
盛夏时节,草木披上了浓绿的盛装,生机盎然,青山白云间,刚通车的喀喇昆仑公路像一条随风飘展的美丽黑丝带,缠绕山腰,越过山岗,一个个结实壮观的高边坡防护工程如同精美佩饰悬挂在丝带上,和大自然完美融合,美不胜收。然而,这一切美好的获得都历经艰辛,来之不易。
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沿线多为山区,自然环境恶劣,全线共有高边坡近90处,最高坡约70米,许多边坡岩层为强风化片麻岩,强度低,遇水易崩解坍塌,加上当地降雨频繁,每年有1至3月和7至8月两个雨季,边坡施工作业风险高,难度大,给项目施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高边坡工程防护技术难题,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管理和施工团队勇敢迎接挑战,经过科学设计、精心组织,高边坡防护施工有序推进,虽然工期紧张,部分边坡偶有局部坍塌,但团队成员仍然信心十足,全力以赴,坚信可以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尽管经过严密部署,令人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
2017年11月,受地质和降雨降雪的影响,在距离项目起点位置约148公里处遇到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发生后,项目总经理部立即组织以王慧牵头的技术团队火速前往现场,制定滑坡治理方案。“就在大家好不容易敲定方案准备实施时,其它地方也传来滑坡消息。”项目总工王慧回忆说。经过统计,当时项目沿线陆续有15处边坡发生了不同规模的滑坡。“其中距起点148公里至152公里段滑坡最为严重,接连出现7处滑坡,这给大家心里都罩上了浓浓的阴影。”如何迅速拿出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保证项目按期完工迫在眉睫。
关键时刻,项目总经理王犇乾当机立断,着手全局谋划,王慧组织人员现场踏勘,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协调一公院、公规院和东南大学的专家到现场出谋划策。
虽然有了方案,但如何实施却成了拦路虎。原来,当地地质条件差,很多边坡必须采用锚索框架梁、锚索肋板墙等工艺较为复杂的防护措施,但项目所在地基本没有锚索框架施工的先例,当地人缺乏施工经验,相关施工技术工人、设备和材料都需要从国内引进。
“再困难也要上!”王慧斩钉截铁地说。项目团队迅速行动,联系国内技术顾问、设备和材料供应商,招聘工人,积极协调施工资源。在各方努力下,滑坡治理终于步入正轨。由于滑坡的耽搁,高边坡防护工程工期一度吃紧,事关全线如期通车。为保质保量按期完工,项目总经理部设置了激励措施,各施工队伍立下军令状,技术团队随时待命解决工程难题,现场管理人员和安全员紧盯现场。项目总经理部领导班子、关键岗位人员、技术人员、现场安全员以及广大的中巴筑路工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坚战”。
竣工验收时,巴基斯坦公路局成员阿米尔对中交筑路人竖起了大拇指:“也就是中国人才有这个能力完成这么复杂的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顺利通车是新时代筑路人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喀喇昆仑精神”,并让“喀喇昆仑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熠熠生辉的最好证明。
60封厚厚的感谢信
“亲爱的叔叔们,你们好!这学期期末我取得了全班第3名的好成绩,非常感谢你们的关怀和帮助,愿春天带给你们永远的美好,祝你们享受这个迷人的季节……”
2018年8月,中国路桥喀喇昆仑公路项目总经理部又收到了来自巴基斯坦SOS儿童村孤儿院孩子们的感谢信。孩子稚嫩但饱含深情的话语暖化了整个项目总经理部,而这只是60余封感谢信中的其中一封。
“我们的先辈在这里留下了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喀喇昆仑精神’,如今,我们沿着先辈的足迹,继续奋斗在这片热土,为巴基斯坦人民建设精品工程的同时,回馈当地社会和居民,我们和当地人民之间情谊是那么真切。”时任中国路桥巴基斯坦办事处总经理李植淮说。
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中国路桥巴基斯坦办事处每年都拿出专项公益资金,用于帮扶项目沿线的学校、孤儿院、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
除此以外,项目总经理部还协同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了“免费医疗下乡”活动,帮助偏远地区家庭困难的民众远离疾病困扰;帮助当地村民修筑硬化道路;积极开展“绿色巴基斯坦”植树活动等。中国筑路人的热情换来巴基斯坦人民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成为中巴友谊传承的最好见证。
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的朋友
“非常感谢中国同事对我的培养和帮助,我爱中国!”2019年3月18日,巴基斯坦小伙约瑟夫激动地表达着他对中国同事的情谊。
与中国工程师结缘,时间要回到2016年6月。这一天,约瑟夫穿着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衣服来到中国路桥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总经理部应聘,既激动又紧张。他说,来应聘之前,他专门上网了解到中国路桥是世界一流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能在这儿工作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得知被聘用的那一刻,约瑟夫开心得像个孩子。
来到项目后,项目总经理部便安排约瑟夫与中国筑路人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我的中国同事非常有耐心,手把手教我各种施工作业的流程和关键点,让我学到了中国先进的施工技术。”约瑟夫说。
2018年7月,由于表现突出,约瑟夫受到了中国驻巴大使的接见,并在中国路桥的资助下前往中国进行交流访问。如今约瑟夫不仅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和骄傲,也成为了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网红”。
约瑟夫的成功并不是个例,项目团队始终牢记喀喇昆仑公路是中巴友谊的牢固纽带。在整个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总经理部采取各种措施助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四年的建设中,项目充分吸收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当地提供了近万个工作岗位。同时还通过在当地大量采购项目所需主材与辅材,办公、生活物资等,有效刺激了当地工业、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建设中项目累计从当地采购钢筋逾8.3万吨、水泥逾67万吨、柴油逾7800万升。(转载请注明见道网www.seetao.com )见道网一带一路栏目编辑/桑晓梅
评论
写点什么吧~